聯合醫務(0722)公布,截至6月30日止財年,集團通過企業轉型及策略韌性構築降本增校,使核心業務EBITDA按年大增21.1%至約9,488萬元,現金持有量亦增18.2%至約3.03億港元,負債比率維持7.1%,派末期股息每股1.9港仙,全年派息3.3港仙,與前年度相同,但派息率約85%,遠高於前年度的65.9%。期內股東應佔利潤3,144萬港元,股東權益回報率為4.2%,每股基本盈利為3.98港仙。
2025年為集團成立35周年,同時為上市10周年,集團於9月17日啟用全新標誌,並通過重新審視各部門的職責與流程,大幅提高營運效率,減少不必要的流程與資源浪費,亦能提升人力資源安排,令員工、醫療用品、租金費用及設施保養成本大幅下跌,提高旗下業務盈利能力。
參與政府招標分散收入來源
期內,集團積極參與政府外包醫療及診斷服務的招標,幫助集團分散收入來源,並確保旗下診所先進設備有更高使用率,集團又透過調整服務定位,以從政府上調公立醫院服務收費的財政政策中受益。隨著公立醫院費用上調,聯合醫務相信旗下服務對私人患者及企業客戶更具價格競爭力。為配合2025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建立慢病共治平台,及擴展家庭醫學門診預防篩查和護理服務,促進本地醫療管理的藍圖,聯合醫務制定並推出了以社區為本的健康計劃,料可帶動患者流量進入集團的生態系統。
報告期內,聯合醫務旗下香港及澳門的臨床醫療保健服務錄得4.3%的收入減少,但經營利潤上升16.4 %,公司解釋,是受企業重組降本增校政策帶動,可以實現穩定且具盈利性的增長。
積極探索亞太地區擴展機會
聯合醫務集團執行董事及聯席行政總裁郭卓君表示,集團研發了一系列的創新科技,令客戶及合作伙伴更便捷,未來將繼續現時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及清晰的策略路線圖,料2026財年可持續增長。聯合醫務集團副主席兼聯席行政總裁孫文堅對2026財政年度亦保持審慎樂觀,他相信香港對優質醫療保健的基本需求依然強勁,並稱將推出全面的會員流動應用程式,及積極探索在亞太地區其他關鍵市場擴展服務模式的機會,並推出新服務線。